2009年8月9日星期日

永恒的電影少女

心痛、心碎。這個星期,30至40歲的港男,聽到日本女星酒井法子的種種消息,大概只有心痛再心痛,然後,心碎和心碎。酒井先是攜子失蹤,然後涉嫌吸毒被東京警視廳發出逮捕令,由一個可憐少婦變成通緝犯,這幾天的曝光率,絕對抵得上過去10年的分量。在此之前,一眾元祖級的電車男,對酒井的記憶都頑固地塵封在九○年代初,心底深處迷戀的、記得的,就只有那張永遠純情的娃娃臉,和那雙永遠水汪汪的漫畫少女眼睛。

東南亞電車男的女神

酒井法子出道時留一頭短髮,燦爛的笑容加上爽朗的談吐,營造出「男仔頭」的可愛少女形象,成為男孩子夢寐以求的初戀對象。那年頭還沒有「電車男」的稱號,隱閉的動漫迷卻為數不少,雖然沒有人形攬枕或性感寫真集,但酒井的少男偶像地位肯定較時興的o靚模超然得多,她的女神形象能歷久不衰(老),漫畫家桂正和居功不少。

被喻為最能描繪少女質感的桂正和,本身亦是酒井法子的粉絲,筆下不少女主角都有酒井的影子。1989年在日本出版的《電影少女》,早已成為跨代電車男的必讀聖經。誰都看得出,女主角天野愛子其實是以酒井為藍本,當時只有18歲的酒井在東南亞極為當紅,與漫畫中的愛子一起迷倒日港台韓的青春期雄性動物。而酒井亦應桂正和的要求,於1992年為動畫的原聲大碟主唱片頭曲。從此以後,酒井就由一個會成長、衰老、結婚產子的人間女孩,變身成永恒的電影少女。

桂正和筆下的女主角

桂正和的畫功極其細膩,以獨特的筆觸勾勒出少女肌膚的柔軟感,故事內容糅合了科幻、愛情、挑逗、偷窺等元素,散發出少年人獨有的迷惘清澀感覺,把少男少女對異性的好奇和性的疑惑活現紙上。就如o靚寫真集一樣,讀者和家長對桂正和的作品有兩極的反應,鍾愛者奉他為名師,鞭撻者則指內容過於露骨,帶有色情成分。但不容否認的是,桂正和備受年輕讀者歡迎,他筆下的少女的確美得如詩似畫,而書中主角晦澀的處事態度,引起青少年的極大共鳴。

《電影少女》中愛子是從錄影帶走出來的16歲女孩子,原是身材豐滿的溫柔女孩,任務是安慰失意的男士。但中學男生弄內洋太錯用故障的錄影機播放影帶,結果令愛子「天生」有缺陷,變成平胸的爽直的女孩,由電玩人偶變成具有人性的少女,對愛情義無反顧,她愛上了洋太,犯了電影少女的最大禁忌,面臨消失的危機。

現實中酒井健康可愛但絕不暴露,在漫畫中投影為愛子後,就從另一方面滿足擁躉們的性幻想,變得性感、善解人意,但卻不是隨便上的援交少女。漫畫裏有不少挑逗性的裸露場面,接吻愛撫亦不時出現,但未成年的少年男女,在最後關頭沒有把性事進行到底,保存童貞。而理應消失的愛子,化作光粒守護洋太,終於得到真愛,變成人類與洋太長相廝守,典型的童話式happy ending。
粉絲當酒井是不老的電影少女,然而書架上放了20年的漫畫都發黃了,故事的角色永遠年輕,大家卻沒有發現酒井已是年華逝去的中年婦。當她在港聞版重現時,就像當頭棒喝般提醒當年看漫畫、追偶像的無憂少年,現實亦和酒井一樣,變成需要面對生活的種種瑣事的中年人。酒井的失蹤5天期間,是為了逃避刑責抑或逃避生活?自首是想承擔責任還是放棄人生?應是與她一起成長的中年人共同面對的疑惑。

2009年7月9日星期四

MJ死亡的傳媒啟示

米高積遜(MJ)走了,「流行曲之王」駕崩消息,像核彈空投到媒體,成為全世界的頭條新聞。這場沒有煙硝的資訊戰,媒體專家判定是社交網站勝出,Twitter和Facebook等新秀,技術擊倒了CNN、BBC、MSNBC及FOX等新聞巨頭,而搶先證實MJ死訊的,是專爆八卦娛樂秘聞的美國TMZ.com,該網站其後亦率先披露MJ舞台上的最後遺照,成為MJ死後的權威消息來源,一舉成名天下知。

生死差之毫釐,對傳統媒體來說,訃聞是最不能出錯的新聞,未有確實證據前都不敢公告,錯失先機亦情有可原。而在MJ身故一役,這一秒傳出噩耗,下一秒已有千萬名網民接到消息,大家搶先在Youtube、twitter、facebook裏開著自己的悼念會,看MV、寫網誌、與同道人交流,在快速的web2.0之下,傳統媒體顯得遲頓笨重,慢了不止三拍,而隔日出版的報章,更加是明日黃花的二手記憶。MJ之死象徵互聯網的資訊傳遞速度及多樣性,已全面超越傳統媒體。

每逢有重大事情發生,群眾就會瘋狂地追逐資訊,CNN有這樣的標題:「MJ死,互聯網幾乎陪葬」(Jackson dies, almost takes Internet with him)。MJ憑一人之力,擊潰了網上巨鯨,CNN點擊量突然暴升五倍,一度癱瘓;Google伺服器以為受到恐怖襲擊,最少有三十五分鐘無法顯示MJ的搜尋結果;facebook一度不能更新,AOL聊天軟件投降四十分鐘;twitter每秒鐘冒出五千條「小鳥叫聲」(tweets),哀號了六萬六千五百次之後,網站大概因大嘈吵而一度關閉冷靜……再多的伺服器都滿足不了渴求資訊的群眾,網站逐一被衝倒,那是王者最後惡作劇。

過去互聯網只是媒體的附屬品,往往是新聞廣播或出版後,隔一段時間會轉載上網,那段滯後時間成為傳統媒體存在價值的安全網。然而,隨着電訊器材普及化,全球已進入「全民記者」年代,滯後時間逐漸縮短,加上網絡資訊多樣化及跨國界,傳媒反過來被牽着走。事實上,從湖北石首市群眾運動,到伊朗大選示威等,都是由網絡帶動傳媒;而社交網站對群眾的影力,可能已甚於傳統傳播媒介。

相對影音傳媒來說,互聯網對報章事業衝擊最大。MJ是在清晨時分死亡,新一天的報章才剛印好,隔天出版的報紙,刊載的都已經是在網上或電視台翻炒再翻炒的「舊聞」。雖然,翌日報紙較平常銷量更好,原因是具有「剩餘價值」,即可用作收藏紀念,並有傳統讀者捧場。但是,報紙的新鮮感及影響力已逐漸消散,長遠來說,將不能避免銷量下跌或被邊緣化的厄運。

傳統媒體的出路在何處呢?答案就在每人必備的手機。

美國傳媒報道,當紐約時代廣場屏幕播出MJ逝世的消息,群眾紛紛聚集,然後拿出手機猛按,有人趕及向親友報喪,更多人是立即上網追看最新消息,然後看幾段MTV悼念,未回到家已在網誌上寫完感想,還成為懷念MJ社團的成員……

人類的溝通方式已進入「後手機年代」,手機不單是語音通話工具,而是集合資訊、溝通、社交娛樂的載體,iPhone已搶先一步作出亮麗示範,一機在手,可以把電視、電腦、報紙及隨身聽一一掃走。傳統的生機在於如何在手機內搶灘,日後用戶的眼球將緊盯到小屏幕上,若不能吸引眼球守視,或者滿足於停留在紙張上的方寸,將逃不掉被淘汰的命運。

2009年6月18日星期四

兩種僵化 一樣害人

政府以MBA思維治理小城,把一切民與人命都化成一盤數,所以才會發生垂危傷者要付款買藥的涼血事件,也衍生了正生書院與梅窩居民的衝突。

醫管局從二○○五年制訂藥物名冊,病人需自費購買非通用名冊下藥物,既是成本效益的考慮,亦可防止濫冊。但是,因為現行制度管得太死,專科之間不能越界,以致身患多種「專科病」人士需經常「轉科」才能取得藥物。病人若遇到好心的醫護人員,尚且願意為他們辦理手續,否則就要為藥費而籌措。

基於上述政策,才會出現旺角大車禍的女傷者在垂危要付錢購買特效止血針救命。當時醫護人員用盡方法仍未能替她止血,危急時想到「非認可的治療法」,建議嘗試注射「NovoSeven」,但藥費承惠二萬二千元。家屬聽到有一線生機,即時「碌卡」付款。其實,伊利沙伯醫院人員已在常規範圍內盡力救人,而該藥物是血友病患者嚴重出血時使用,並無臨牀數據證明對一般病人有效。事實上,當時醫護人員大以可放棄治療,但因為他們重視生命,才會建議用使用該藥,是值得讚揚的事。

傳媒報道,家屬指院方沒有說過不付錢就不用藥,他們亦感激醫護人員盡力搶救傷者,那是醫療政策僵化的惡果,亦是本港醫療制度的污點與倒退。事件曝光後,醫管局即時退款,並答應檢討現行制度。

但是,伊院的醫護人員卻備受局方責難,醫管局高層在公開場合說:「醫院做法不對,救危急病人不應收錢。」那是模糊焦點的招數,請弄清楚,若醫管局沒有把制度管死,根本不會有「先錢後藥」的事情發生。所以,要寫報告的交代事件的,不是伊院,而是醫管局,請不要把黑鑊卸給院方。

同樣地,正生書院的遷校事件上,特首曾蔭權呼籲梅窩居民要對年輕戒毒者「包容、接納」,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要求居民有「助人自助的心」,全線高官一致力挺正生遷往南約區中學舊址。而前高官馬時亨更心痛落淚,指居民的謾罵已傷害了正生書院的學生,「是香港人的悲哀」。全港輿論的大氣候,就是指責原居民自私自利,對曾經犯錯的年輕趕盡殺絕,沒有包容的心。

但是,請看清楚真貌,的確有一小撮居民罵正生學生是「吸毒仔、吸毒妹」,聲聲刺耳,令人受傷。但那正的生學生才沒有外界想像般那麼脆弱,他們因為自己的過失而願意承受後果,得到支持時沒有狂喜,反而說要理解居民的感受,那種謙恭不屈,是全港年輕人的典範。

但是,請問特首與高官們,有沒有理解當中的矛盾與對立點,有沒有對梅窩居民的怨氣作出「接納與支持」呢?事件可能涉及鄉郊利益衝突或各種勢力團體的角力,但居民最強的反對理據,就是當局諮詢不足,並且在區內殺校,令原居的民子女需要到港島區或東涌升學,然後打算把舊校舍撥給正生書院使用,於是引爆居民的怒火。這群反對遷校的居民,逐漸變成輿論下的弱者,在鏡頭前激動哭泣。

南約區中學○七年因收生不足而被殺校,三百多名學生以及未來的中一生,都要到長途跋涉上學去,現時連母校要被佔據,傷感與激動亦難免。既然政府喜歡用算式,這裏就計一計數吧。以三百名學生受影響計算,每年上課一百八十天,上下課要三小時,來回船費承惠二十三元,即是每年浪費掉十六萬二千小時和一百二十四萬二千元船費。當中還未有看不到的時間、心理和社區成本,政府殺校省下的,能抵消這條數嗎?

政府在離島及偏遠地區沿用統一的殺校準則,表面上是公平,實質上是對原居民的不公義,遷校釀成的爭議,其實就是「以數治城」的惡果,現在都由正生書院與梅窩居民在承受。若重視原居民感受與正生書院的需求,何不想辦法讓兩者共存呢?

兩種僵化政策,後果一樣害人,政府部門卻沒有表現出疏導怨氣與承擔後果的勇氣,反而把責任推給醫院,推給原居民,引道市民以兩極化思維去看待事件,那才真正是香港人的悲哀!

2009年6月16日星期二

正生書院遷校的新仇舊恨

作為一位前教師也好,一位支持更新人士也好,肯定讚賞戒毒學校基督教正生書院的理念與貢獻,若該校開在我家隔鄰,亦會舉腳贊成。然而,若我是梅窩居民,會否義無反顧地支持呢?其實這次選址,是涉及許多新仇舊恨,傳媒和外界都不宜搬出正邪二分法,把雙方兩極化。

電視的新聞片段所見,在諮詢大會上,反對遷校的聲音卻如潮湧至,梅窩家長的激動,暴躁、狂鬧;甚至把區內未懂事的小孩子都拉出來做磨心,而正生的師生則處於劣勢,被包圍,被責罵,默默地承受着一切。

單看畫面,實在有點魔鬼與天使的對立格局,各種陰謀論浮面,誰都說有背後力量在鼓動。這種兩極化的情況,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。

最難得的是,那些曾經誤入歧途,現正努力戒毒的孩子們,沒有逃避鏡頭,沒有怪責村民的歧視與責難,紅着眼睛帶着激光,發紅的鼻子沒有令他們垂頭,一位女生以有點委屈的鳴咽在接受訪問,平靜地說:「我曾經吸毒,是『曾經』,現在已戒掉了。」因為她知道這些苦果,是走過歪路的人必須去承受,全因為她們「曾經」有錯,那已是過去式,可以用現在和將來式修正過來。一幕幕的畫面,一句句無怨無恨的說話,正在化解着村民與校方的矛盾。

電視與媒體當然會選擇性報導最激動的畫面,作為觀眾,最初想當然地以為梅窩居民是自私自利。但是,翻查資料深入了解,才發現其實是政府政策失誤而累積下來的舊恨。建議讓正生書院遷入的「新界鄉議局南約區中學」校舍兩年前丟空,原因是「收生不足」,因為每年「只有」約五十多名中一生,不足以開兩班,所以需「殺校」,據說當時300多名學生就這樣被迫離開,每天花漫長時間來回上學,單是計算交通開支和浪費了的時間,難度抵不上殺校省下的成本嗎?

因此,就算不計其他社區利益,對梅窩家長和居民來說,殺校已種下難以釋懷的恨意:為甚麼我的孩子要長途跋涉去上學?空置校舍如今可能被另一群年輕人進佔,家長與原校學生心裏不滿,是可以理解的事。

問題癥結是,為甚麼政府要以統一的成本效益去計算離島教育呢?為甚麼要把的離島的中學殺掉呢?若非使用原有校址,或者居民可原區讀中學,這些舊恨便不成氣候,正生亦就不會被迫貼上「霸校」的標籤。說到底,是誰的錯?不是居民、不是學生,更不是正生,而是教育政策的失敗。特首曾蔭權與高官都在出口術,說支持正生,叫各界給濫藥者改過機會,潛台詞反而令居民更冤了,真的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案嗎?其實只要政府肯承擔責任,不用數學題去計算,大可以兩者兼得啊?

至於新仇,小部份人認為戒毒學校的學生會破壞社區治安,如同疾病般會傳染,應躲到偏遠的地區「專心」戒毒,這種說法當然不被主流意見接受。那些孩子是社區的一分子,總要回家,為甚麼不相信他們的改過決心呢?面對責難、噓聲,他們落淚,他們堅強面對,這正是其他孩子該學習的。人生的路途中,誰都曾經犯錯,能及時改過就好了。濫藥問題已不是別的家庭的事了,而是切切實實地影響到整個社會,以為推到荒島就能解決,未免太天真也太無知了。

無論是否遷校成功,鬥爭之路仍很漫長,但是,請別把新舊仇恨加劇,特首與高官說也別想為自己的過失開脫,那正是政府以成本效益去制訂教育政策的惡果,結果要孩子們去承受。困局已成,但請給孩子一個機會。

2009年5月16日星期六

特首立場等於港人立場?

六四事件,一直是埋藏在政界的地雷,不時有政治人物誤踏「中招」,輕則灰頭灰腦低頭道歉,重則民望大跌無法翻身。這次踏中地雷的,是曾經發表「民主文革論」而道歉的特首曾蔭權。

在立法會行政長官答問大會上,曾蔭權被泛民議員問到會否支持平反「六四事件」時,他當然簡單地回答是或非,反而繞圈說明白港人對六四事件的感受,指事件已發生多年,國家多年來為香港帶來經濟繁榮,在各方面發展上都有驕人成就。最後更說:「我的立場是代表一般香港人意見」。

此語一出,場內場外同樣嘩然,在座的泛民議員怒氣指數飆升,長毛梁國雄即場掟咪大罵「良知都可以出賣」,然後多名泛民議員離席,導致會議暫停。場外的政治記者則覺得好醒神,因為有sound bite可記,有頭條新聞可寫,不需為挖料而煩腦。當泛民議員步出大廳,即時被行家包圍,「沒良知、冷血、出賣港人、六四記得上街,一定要道歉……」交呀切齒的大罵,是激起民憤的最佳方法。

坦白說,在記者和一些政治人物而言,心裏對於曾蔭權以一已之意見當作是全港市民的想法,心裏暗笑愚蠢之餘,亦不禁想起賣座的港產片──《無間道》,暗想煲呔曾其實是「暗罵明幫忙」,成為泛民的最佳宣傳工具,再次喚醒市民對六四事件的關注與回憶。

過去的數年,幾乎每年都有「六四無間道」這個角色,大家印象最深刻的,當然是已故民建聯主席馬力於○七年所說的「坦克碌豬論」,意指坦克無可能輾死人,否則可以拿幾頭豬去做實驗,據說他的言論令當年燭光晚會的入場人數大有增長。而今年擔綱「演出」的,學界代表自然是港大學生會前會長陳一諤,政界的曾鈺成早前指「現在非時機平反六四」的論調未能激起火花,詎料曾蔭權昨日以六四民意代表自居,終引爆另一炸彈,令原本已頗為熾熱的悼念六四氣氛,將更加澎湃。

曾蔭權的前半段言論其實只是老生常談,出事的是「我代表香港人」那句話。誰都知道,香港特首是由八百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選出,委員會的成員,絕大多數是政治分莊,以確保能讓中央心儀的人選當選,這就解釋了,為甚麼前特首董建華在民望低落時,仍能在二○○二年取得逾九成的提名票而自動當選。所以在授權性質上,特首根本就不能視為民代表,這一點,曾蔭權理應心知肚明。

另一方面,莫說是一個城市的首長,就算是一國元首,其所說所想亦不能說必定代表國家人民。在民主政治的國家中,由於執政黨和在野黨互相監察和輪替,當選者只是得到較多支持的一方,但反對者仍然存在,到後來甚至是反對者佔大家數。觀乎日本、法國、美國或英國等,國家元首從當選到卸任,民望在「政治蜜月期」過後,無不是往下走,雖然他們仍是國家代表,但誰到知道他們的想法已脫離民眾。

只有在一黨專政或政治欠開明的國家,首長才會是「絕對的民意代表」,因為民眾的真正想法都被封鎖,無法表達。幸好,香港還有僅餘的言論自由,曾蔭權的想法是否主流?從輿論風向就能得知。

2009年5月12日星期二

「五一二」與「六四」


富新媽媽、汶川媽媽、都江堰媽媽……當然還有爸爸、爺爺、嫲嫲、舅舅、嬸嬸等,在剛過去的母親節,全世界悲慘的母親與家長,就散落在四川大地震的瘡痍土地上。

四川大地震一周年前夕,官腔否定有豆腐渣校舍存在,四川省建設廳廳長楊洪波聲稱,地震後派出二千五百名專家及技術人員到災區進行鑑定,發現校舍倒塌「主要因建築質量原因而導致房屋倒塌的案例」,又說若有「確切證據」證明違法施工,將依法嚴肅查處,絕不姑息。

不存責任流氓邏輯
楊洪波「負責任」地強調,重災區房屋建築抗震設防很難抵禦此次特大地震,重災區房屋的倒塌是不可抗的。

任誰聽到這種睜眼謊話,自然會怒氣攻心,自認是「偏執公民」、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藝術家艾未未,在網誌內生動地詮釋官腔的隱喻:「如果你聽不明白,可以這樣說,由於你在一條必然要下沉的船上,這時無論是誰殺了你都是無罪的,因為反正你難逃一死。或者是說,都南京南京了,強姦當然就只能是個娛樂。結論是由於高震級,所以沒有鋼筋沒有水泥的『豆腐渣』坍塌是順理成章不可追究的,不可追究就是不存在責任的,這還不是流氓邏輯。」

艾未未是詩人艾青與高瑛之子,文化大革命時,一家三口被送往新疆勞改,他當然最明白受冤的感受。

是的,川官嘴角噴出的口水花,像一大把一大把的鹽花撒在喪子家庭的淌血傷口上,許多含冤遺囑只能崩潰痛哭,哭孩子死得太冤,死得不明不白。國內媒體被迫噤聲,但境外媒體還是不斷摸老虎屁股,把地震一周年的焦點,都聚在豆腐渣懸案上。

與「六四」相比最忌諱
經過報紙的專題報道與電視台的地震特輯,近日網絡與民間漸漸響起了一種說法:「『「五一二」』豆腐渣校舍,與『六四』慘劇都是中國在文革以來最大的冤案。」這種中央政府最忌諱的想法,在喪子家長受到打壓的氛圍下,漸漸成形。

「六四」時,學生與民運人士被屠殺、被追捕、被壓迫,至今尚未平反;一年前,誰也沒有想過這種「特別待遇」會落在地震遇難家庭身上。一年前,四川綿竹市委書記蔣國華公開向遊行家長下跪,誓言旦旦說會徹查事件;一年後,他調任升官了,真相未明,卻有更多官方人員出動,全天候對敢言人士進行監控與打壓。

正如楊洪波說,要有「確切證據」才能提出指控。於是,作家譚作人追查學校遺址的建築質量,並寫成數萬字調查報告,下場卻是涉嫌「顛覆國家政權」罪被捕。其他獲得校舍圖紙、建築資料人士,一旦把證據交予官方,就要開始逃亡生涯,另有志願者更被追捕至想跳海尋死。

豆腐渣怨恨代代相傳
至於堅持追究責任的家長,到北京上訪時被強行帶走,部分接受傳媒訪問的父母,亦要過着東躲西藏的流亡生活。「五一二」的喪子家庭,與「六四」的天安門母親,隱隱是有一條紅線相連,殷紅悲滄得教人落淚,卻同樣是官方的忌諱。

要掩蓋一個謊言,就得再撒十個謊話;要打壓一件冤案,背後肯定有更多受冤者。一些受災家庭已再生育,卻對孩子說:「毋忘豆腐渣殺死你的哥哥/姊姊。」怨恨代代相傳。中國於一九七○年代起實施計劃生育,一九八九年的學生與二○○八年的孩子,大都是一孩政策下的家傳寶貝,許多家庭的唯一血脈就在人禍中斷掉。

白頭人送黑頭人是人間最大悲劇,官方卻要蟻民本着「社會和諧」而放棄究責,那種和諧卻像豆腐渣一樣脆弱,遲早塌下。中國政府何時能明白,只有替受害者平反,才是解開死結的唯一方法?
不能說的真話(I) - 中共打壓豆腐渣真相@TVB--星期日檔案

不能說的真話(II) - 中共打壓豆腐渣真相@TVB--星期日檔案

一年前的有線報道

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

VIIV,今年20歲

她叫VIIV,今年20歲,每逢臨近她的生辰,爭議必定再起,她絕對是一位惹火尤物,每次談起她的本質,總會觸動執政者的神經。

若她20年前走另走一條陽關道,我們會否在獨木橋相遇?身邊的朋友,近日都在談論她,記得她出生那年,大家曾經熱血過,那些血卻在偌大的廣場上冷卻,沉積,遭洗擦後,其實罪證還在。有些人不想回憶,更多人是不敢忘記。

絕對的黑白,明顯的是非,為甚麼還要爭拗?再以糊模視聽的手法去作出所謂「理性」的討論,正如節目主持人所說,是對死難者的第二度侮辱。片頭的一連串疑問,片中穿插的片段,年輕人口中的但是...但是...鎮壓無辜學生肯定是不好,但是為了國家統一這方面,肯定是重要的...鎮壓,中央是「有些」問題,但是學生....若5月30日和平散去,悲刻就不會發生...那些如果、早知...都在把血的原罪推向被殺者,就是那些無法再發聲的,無法被公開悼念的屍體。

程翔說:學生的錯,怎能與執政者的罪相提並論呢?

子彈在我手,罪在你口,所以射殺你,罪就在你。這種歪理,竟然有那麼多捧場客,難怪國產電視機會爆炸。我們還是忘記過去,努力賺錢,向成龍學習,買部日本製(可能是中國裝嵌)的電視機好了。

2009年3月1日星期日

為何要補貼大學生就業

數年前,因為急病被送進急症室,醫生看完檢驗報告說:「你要立即入院。」當時既沒有心理準備,也以為是小事一樁,便求情說:「醫生、醫生,唔入院得唔得?」醫生問:「你是大學生嗎?」我答是。他就說:「你受過那麼多教育,社會為你花了那麼多資源,若死了,就是浪費,對不起納稅人。」結果,是藥物敏感,乖乖住院,撿回一命。不敢說能否能對得住納稅人,但最低限度也把大學時期的貸款還清,而且也成為了納稅人。

自以為了不起
想起這件往事,只因為聽到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到,政府將預留1.4億元去推行「大學畢業生實習計劃」,替大學生安排在本地或內地的企業實習,接受半年至一年的培訓,預計有4000名畢業生受惠。

何誰想到,曾經被視為社會精英,甚至是「天子門生」的大學生,竟會淪為需要政府優先眷顧的一群?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,本港勞動人口達到368.7萬人的歷史新高,4000人大概佔0.11%,對改善失業率來說是杯水車薪,但新計劃將對勞工市場造成結構性破壞。

社會上一般質疑聲音,直斥指大學生有良好的教育基礎,競爭力理應較一般人優勝,官方津貼只會令那些原本會聘用較低資格勞工的職位,被大學生一一搶佔,但實質的崗位可沒有增加。若只是「一換一」,也許未必算是壞事。

事實上,勞工市場一直順應了達爾文物競天擇的理論,所以在經濟差的年代,中年失業者難以重投勞動市場,低學歷的年輕人亦難覓佳職,同樣情況早在九七金融風暴後,以及沙士期間上演過。那個年頭,大學生做月薪7000元的保安員都不是新聞了。當經濟稍微轉好時,高學歷者會急忙另覓佳職,故沙士後經濟復甦,直至去年金融海嘯前,就增出現大規模的大學生轉工潮。

新畢業的大學生埋怨「這是最壞的時代」。但試想想,除了大學生「供不應求」的六十至九十年代初,受過高等教育的人,何來有好日子過?陳冠中先生在《我這一代香港人》裏自省地說:「太多我這代人自以為了不起,其實比不上我們上一代,只是運氣比較好。」  是的,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,讀書從來不是發達保證,也許連溫飽都沒有保證,多少飽讀詩書的才子佳人,壯志未酬,卻在貧病中老死。書中從來都沒黃金屋,但讀書人卻是道德與正義的重要支柱,那才是「社會棟樑」的真正意思。

著名的德國投機家科安德烈‧科斯托蘭尼(Andre Kostolany)曾被人問到:「你希望兒子也做投機者嗎?」他的回答是:「如果我只有一個兒子,他將成為音樂家,若有第二個兒子,我將培養他成為畫家,第三個兒子培養成為作家或記者,而第四個兒子一定要做投機家,因為總要有一個人養他三個窮哥哥。」為投機而生的智慧老人,在他心目中最重要的,卻是文化學養。

體會貧苦生活
政府貼錢助大學生就業的做法,就像鼓勵大家都做投機家,而入場券就是一紙大學畢業證書。這樣的不義社會之下,難望有奏出滋潤人心樂章的音樂家,不會有繪出撼動世人心靈作品的畫家,也難以有挺身揭露社會黑幕的記者。曾俊華投下的一顆小石子,沒能力令就業市場活化,卻令勞工市場翻天不公義的巨浪。

1.4億元若能惠及4000名大學生,即分均涉款3.5萬元,與其讓大學生錯配工種,不如讓年輕人(不論學歷)組團到國內或第三世界的國家做扶貧義工,體會何謂貧苦的生活,再反省日後的路吧。須知道,許多香港人家中的外傭,何嘗不是有大學學歷呢?

2009年1月4日星期日

娛樂性豐富的樂壇頒獎禮

都說是大眾娛樂,當然要娛樂大眾,即是呢,你唔識那些歌手,覺得那些「金曲」超難聽,都不要緊,因為總有一些關節令人永誌難忘。例如當年許志安與sammi的「廚房宣言」,那一屆有甚麼歌得獎?忘了,但你總記得這對過氣情侶的感人一刻。

今年的勁歌金曲頒獎典禮,絕對會被網民寫入經典,只因有以下拿難獎的一幕,錯得咁好笑,錯得咁經典,絕對係一絕!

即係呢,得獎的是關菊英(已經好騎呢),但後面的關心妍,一聽到個「關」字,竟然衝出拎獎,仲要同菊姐擁抱,幾乎想講埋感想,呢舖,真係.......有冇潮語可以形容?若果我係佢,即刻搵窿捐。
仲有呢一幕,唉,明叫佢去死,同陳奕迅合唱,慘過同郭富城比舞,所謂「K歌之王」,通常都係走音的.....自己睇片(請留意曾志偉有骨的對白),都係o個句,好彩網上有youtube。

該猥咯~~~out晒!

不是太久以前,即係幾年前,仍然敢說自己算是樂場潮人,即係廣東話o個壇,就算不是識晒,最少都會懂八成。近年,即係近一兩年,真是不能不認out。偶然瞥見頒獎禮的人、聽到那些陌生的歌,嘩嘩嘩,這些也配當「金曲」?爛銅都不值呀!不少歌手得獎時都灑幾滴眼淚,我都想哭,廣東樂壇,靠你們呀,靠你們催毀啊!

把叱吒和勁歌金曲的金單總結一下,來,看看你懂得多歌、多少人。最可悲的,是那些前前前輩還在,不是他們勁,而是後來者太差,饒了我吧。

好彩還有youtube,把歌目輸入搜尋欄,聽一遍就發現,原來不懂得那些歌,某程度上是一種幸運,而不是罪過。因為,有太多歌實在很難聽,曲詞唱俱差,肯定難成經典。

以下是兩個頒獎典禮的曲目,你聽過多少首?要排「好聽榜」相信很難做到,但「難聽榜」,恐怕競爭相當激烈。個人來說,最好聽也最hit的,的確是謝安琪的《囍帖街》,但請大家認清楚,Kay的歌一向都不錯,她的第一張大碟就很好聽了,而後來的歌都有風格,這首hit歌甚至不是她最好的,只是對手弱得令到小眾變大眾,死未!

容祖兒《跑步機上》
謝安琪《囍帖街》
楊千嬅《撈月亮的人》
關心妍《龐貝.21世紀》
陳奕迅《歌.頌》
林 峰《愛不疚》
何韻詩《韻律泳》
張敬軒《他的故事》
古巨基《眼睛不能沒眼淚》
李克勤《她慈我悲》
方大同《LoveSong》
古巨基《下次再見》
張敬軒《櫻花樹下》
歐陽靖《ABC》
陳奕迅《路……一直都在》
農夫《舉高隻手》
楊千嬅《撈月亮的人》
林海峰《我O地大家》
蔡卓妍、林俊傑《小酒窩》
孫楠《心裡話》
容祖兒《Lucky Star》
陳柏宇《I Miss You》
HotCha《You Are My Best Friend》
鄭融、周柏豪《一事無成》
小肥、吳雨霏《逼得寵物太緊》
王浩信、胡杏兒《最難過今天》
黃伊汶《渴求》
孫耀威《只要和你在一起》
可嵐《千嬌百媚》
麥浚龍《寫得太多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