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19日星期日

當生果金=迷你債券

約10年前,當DVD機還是奢侈品時,一位朋友在羅湖商業城購入一部「DVD影碟機」,但發覺只能播VCD。朋友返回店舖交涉,誰知店員理直氣壯說﹕「這部機是由一間叫做『DVD』的公司製造,只能看VCD,機件沒問題,恕不退換。」朋友大吵大鬧後,最終還是死死氣自認是羊牯。

萬料不到,羅湖商業城式的撒賴招數,10年後竟在香港的立法會議事廳一再重現。先有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說「迷你債券」只是投資產品「品牌名稱」,不同機構產品可以不同名,市民只按名購入,他會覺得「好驚訝」;然後是行政長官曾蔭權(相關)指生果金的敬老原意已被扭曲,變成一種生活津貼,所以申請者要入息審查。

哦,原來「迷你債券」不等於「債券」,生果金等於窮長者的生活津貼,按如此邏輯推算,生果金就可等於迷你債券,皆因迷債受害人年老時可千方百計申領生果金,然後當作「利息」,阿Q地自我安慰一番。

聽到如此歪理,不期然想起十多年前讀過的Ways of Seeing,台灣版譯作《觀看的方式》,香港版於一九九一年由商務印書館印製,卻曖眛地稱為《勢與藝七篇——觀賞的觀念》,書名聽起來既難明又弔詭。

這本書的英文初版於1972年面世,以英國廣播公司(BBC)同名電視節目為基礎而伸延編寫,被視為藝術與文化的重要入門書。薄薄的書只有百多頁,7個章節當中,其中3章全是圖片,其餘4章則以文字輔以大量圖片,引發讀者反思與質疑「看事物」的方式。

英文版封面是超現實主義畫家瑪格里特(Magritte)的作品《夢境之鑰》(The Key of Dreams),四種具體的事物被冠上不同的稱號,馬頭是「門」,大鐘是「風」,水瓶原來是「雀鳥」,只有旅行箱算是名稱「正確」。這樣的一幅畫,正好切合現今香港的詭辯氛圍,作者提到,觀看先於語言,大家透過觀看才確立自己在周圍世界的地位。但人們觀看事物的方式,會受知識與信仰影響,而「見到」與「知道」之間原來從不一致。

正因如此,主觀的「知道」與客觀的「事實」落差極大,這本小書有助讀者培養批判的眼光解讀高官語言及政策詞彙。

現成的考題是﹕特首一方面迫令銀行限時處理迷債問題,但被問到會否處罰失職的財金官員時,這位「老人家」堂當黑面(各大傳媒用語)說﹕「現在不是問責時候。」那哪時才算適當時候?限令特首在3分鐘內回答。

Ways of Seeing
作者:John Berger

中文版:《勢與藝七篇──觀賞的觀念》
譯者:戴行鉞

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

旅遊漫畫(2):時間與空間的皮影戲

在城市內就可以吃到全世界美食;
透過大小屏幕就能看盡異國美景;
身邊每間店舖,都擺放了來自全球的貨品,旅行,還有甚麼意義?
然而出走是一場穿越時間與空間的皮影戲,
不要做坐在不動觀眾,而是要成為影像的製造者,
背起行裝,在光與影之間追尋不能預見的未來,那就是旅行的樂趣。

2008年10月7日星期二

旅遊漫畫(1):貨幣流轉

用歐羅到巴黎購買時尚,
花光泰銖換來一身東南亞的古銅色,
乘坐美金織成的飛氊,圍着自由神像在繞圈,
有了日元就能到搜羅最新的潮流玩意,
新台幣印着中文字體,令人倍感親切,
飛機在地球表面升升降降,
貨幣流轉間,是一場又一場出走的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