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18日星期四

兩種僵化 一樣害人

政府以MBA思維治理小城,把一切民與人命都化成一盤數,所以才會發生垂危傷者要付款買藥的涼血事件,也衍生了正生書院與梅窩居民的衝突。

醫管局從二○○五年制訂藥物名冊,病人需自費購買非通用名冊下藥物,既是成本效益的考慮,亦可防止濫冊。但是,因為現行制度管得太死,專科之間不能越界,以致身患多種「專科病」人士需經常「轉科」才能取得藥物。病人若遇到好心的醫護人員,尚且願意為他們辦理手續,否則就要為藥費而籌措。

基於上述政策,才會出現旺角大車禍的女傷者在垂危要付錢購買特效止血針救命。當時醫護人員用盡方法仍未能替她止血,危急時想到「非認可的治療法」,建議嘗試注射「NovoSeven」,但藥費承惠二萬二千元。家屬聽到有一線生機,即時「碌卡」付款。其實,伊利沙伯醫院人員已在常規範圍內盡力救人,而該藥物是血友病患者嚴重出血時使用,並無臨牀數據證明對一般病人有效。事實上,當時醫護人員大以可放棄治療,但因為他們重視生命,才會建議用使用該藥,是值得讚揚的事。

傳媒報道,家屬指院方沒有說過不付錢就不用藥,他們亦感激醫護人員盡力搶救傷者,那是醫療政策僵化的惡果,亦是本港醫療制度的污點與倒退。事件曝光後,醫管局即時退款,並答應檢討現行制度。

但是,伊院的醫護人員卻備受局方責難,醫管局高層在公開場合說:「醫院做法不對,救危急病人不應收錢。」那是模糊焦點的招數,請弄清楚,若醫管局沒有把制度管死,根本不會有「先錢後藥」的事情發生。所以,要寫報告的交代事件的,不是伊院,而是醫管局,請不要把黑鑊卸給院方。

同樣地,正生書院的遷校事件上,特首曾蔭權呼籲梅窩居民要對年輕戒毒者「包容、接納」,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要求居民有「助人自助的心」,全線高官一致力挺正生遷往南約區中學舊址。而前高官馬時亨更心痛落淚,指居民的謾罵已傷害了正生書院的學生,「是香港人的悲哀」。全港輿論的大氣候,就是指責原居民自私自利,對曾經犯錯的年輕趕盡殺絕,沒有包容的心。

但是,請看清楚真貌,的確有一小撮居民罵正生學生是「吸毒仔、吸毒妹」,聲聲刺耳,令人受傷。但那正的生學生才沒有外界想像般那麼脆弱,他們因為自己的過失而願意承受後果,得到支持時沒有狂喜,反而說要理解居民的感受,那種謙恭不屈,是全港年輕人的典範。

但是,請問特首與高官們,有沒有理解當中的矛盾與對立點,有沒有對梅窩居民的怨氣作出「接納與支持」呢?事件可能涉及鄉郊利益衝突或各種勢力團體的角力,但居民最強的反對理據,就是當局諮詢不足,並且在區內殺校,令原居的民子女需要到港島區或東涌升學,然後打算把舊校舍撥給正生書院使用,於是引爆居民的怒火。這群反對遷校的居民,逐漸變成輿論下的弱者,在鏡頭前激動哭泣。

南約區中學○七年因收生不足而被殺校,三百多名學生以及未來的中一生,都要到長途跋涉上學去,現時連母校要被佔據,傷感與激動亦難免。既然政府喜歡用算式,這裏就計一計數吧。以三百名學生受影響計算,每年上課一百八十天,上下課要三小時,來回船費承惠二十三元,即是每年浪費掉十六萬二千小時和一百二十四萬二千元船費。當中還未有看不到的時間、心理和社區成本,政府殺校省下的,能抵消這條數嗎?

政府在離島及偏遠地區沿用統一的殺校準則,表面上是公平,實質上是對原居民的不公義,遷校釀成的爭議,其實就是「以數治城」的惡果,現在都由正生書院與梅窩居民在承受。若重視原居民感受與正生書院的需求,何不想辦法讓兩者共存呢?

兩種僵化政策,後果一樣害人,政府部門卻沒有表現出疏導怨氣與承擔後果的勇氣,反而把責任推給醫院,推給原居民,引道市民以兩極化思維去看待事件,那才真正是香港人的悲哀!

2 則留言:

ivylaw 說...

我十分贊同你的觀點,正生風波是源自政府錯配。殺校政策就像一部無意識的機器,一看見唔夠數的學校就一刀砍下來,完全不考慮整個梅窩只有一所學校這個具體情況。現在校舍空置了,政府又基於用得唔好嘥的狹隘思維把它撥給正生。這就是政府的錯配,但政府不敢回應這個問題,所以轉移視線,特首及高官紛紛發表"不要歧視"等有預設的言論,讓公眾覺得整件事的本質純粹是歧視,不涉及錯配。本人也寫了兩篇有關正生風波的博文,如果不嫌拙文太拙,也可一看。

adang 說...

ivylaw,

謝謝你的留言,我也看了你的blog。

我想越多人留意正生的去向,越是好事,因為在過程中大家都有反思。無論正生最終在哪裏落腳,我想政府最迫切的問題,就是戒除那些"一刀切"的思維。